消费日报网讯(记者郑红梅□吴坤霖)近日,“国际青少年跳绳公开赛暨第二届中国城市青少年跳绳公开赛——总决赛”在福建南平市体育中心圆满落幕。此次赛事由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、福建省体育局、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,当地的南平市体育局和教育局等单位承办,共吸引了来自韩国、新加坡、印尼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青少年选手,他们与国内30个城市的晋级队伍同场竞技。
作为一项全面的青少年跳绳赛事,比赛设有速度赛、花样赛、套路赛等三大类别,近20个项目,涵盖5至28岁各年龄段的选手。海口市龙华区的城西小学跳绳队在多个项目中出战,包括集体自编项目、3分钟10人长绳“8”字跳、交互绳项目和速度赛。在经过两天高密度的比赛中,队伍最终斩获3金、7银、4铜及2座季军奖杯。
在交互绳花样基础套路赛中,符永豪、赖羽萱和李静涵三位同学按照统一的动作编排和音乐成功演出,获得了B组金牌;在集体自编赛中,所有队员通过紧密合作赢得季军;在3分钟10人长绳“8”字跳中,队员们凭借超强的节奏感和耐力,获得了季军。海口市城西小学体卫艺处负责人郑德岗回忆道,自7月6日放暑假以来,队员们每天平均训练3至5小时,为此次比赛做好准备。
“教练与队员们从基础动作打磨到技巧战术研讨、再到体能和心理建设,力争在赛场上展现最佳状态。”郑德岗补充道。8月21日下午,记者在城西小学体育馆看到,10名队员已经在比赛归来后,再次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,以备战11月在上海举行的交互绳世界邀请赛及后续比赛。
城西小学副校长谢婧向记者表示:“作为海口市第一支参加国赛的跳绳队伍,孩子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令人钦佩。他们在暑假依然坚持细化项目和重新练习,为新比赛做准备,这种精神非常难得。” 短短两年,城西小学跳绳队从校园的默默无闻成长为国际赛事的参与者,孩子们用一个个腾空与落地,将“我能行”的信念深深植根于童年。
虽然奖牌闪耀,但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眼中的不屈与勇敢、彼此鼓励的拥抱,以及跌倒后迅速爬起的坚韧,展现了城西小学“向上向善”的精神和“以体育人”的教育理念。在城西小学,体育不仅是副业,而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。
近年来,城西小学借助体育课的机会,为学生提供各类体育课程。通过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,他们利用智慧平台形成双向选择,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适合的项目。“此次参与全国赛的10名选手,正是从学校课后服务的跳绳项目中选拔出来,建立了人才输送的平台。”谢婧补充道。此外,学校还积极开设28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,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。
学校的编程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,跆拳道队和武术队分别在省赛和国赛中获得优秀成绩,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学校持续推进的“善美”课程体系,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此次国际赛事的突破,更是学校“善美教育”育人成果的重要体现。海口市城西小学校长陈宝表示,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,增强课程建设,拓展课程资源,为每一位“善美少年”的成长提供支持与助力。
例如,在跳绳教学中,学校将引入更专业的教练和训练方法,为学生迈向更广阔的竞技舞台奠定坚实基础,展现椰城少年在体育领域的风采。同时,作为一种持续追求卓越的姿态,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博,将继续成为学生在体育与人生路上追梦的座右铭。